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访谈 > 慈云桂——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

慈云桂——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

2021-11-22 21:07:33 来源: 网络   编辑: 佚名   浏览(1497)人   
0

    慈云桂(1917.4.5-1990.7.21),中国,前科学院院士,计算机专家,安徽桐城人。

    1942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国防教授科工委科技委。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成员(该学院的成员)。
    长期从事无线电通信雷达和计算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成功开发了中国第一台专用数字计算机原型、中国第一台晶体管通用数字计算机441B-I型、441B-II类型、441B-III型大中型晶体管通用数字计算机。开发了200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计算机151-3/4型。领导力发展成功中国第一个十亿级子超级计算机进入国际超级计算机行列,使中国计算机产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巨型计算机在国外初露其重要价值与锋芒之时,就吸引了慈云桂的注意力。1972年夏天,他应邀参加国防科委专门讨论研制亿次巨型机的会议,并受托起草向中央申请尽快开展亿次机研制的报告。从此,他开始了研制每秒上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的技术准备。
    1975年,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工作期间,慈云桂带领全国有关科技人员走遍大江南北,围绕巨型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后来由于发生“四人帮”发动的“批邓联张(爱萍)”等变故而被迫中止,但技术准备工作一直在默默地进行着。粉碎“四人帮”后,巨型机又提到了议事日程。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亲自决断,把研制巨型机的任务交给国防科委,张爱萍主任立下了“军令状”,并把这艰巨任务交给了慈云桂和他所在的学校。1978年5月,以长沙工学院(一个月后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为主,有全国20多个单位参与协作的进军亿次巨型机的大会战正式拉开了帷幕,担任亿次机工程技术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的慈云桂在总体方案论证会上当众发出誓言:“现在我刚好60岁,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一定要把中国的巨型机搞出来。”自此,他带领科研人员日夜兼程,开始了中国计算机史上的一次最为壮观的战役,也翻开了他人生中最为绚丽的一章。
    为了确保亿次机各项技术指标的全面实现,并立足于中国经努力后能够达到的条件,在慈云桂的主持下,从元器件的选取,体系结构的确立,部件的设计,工艺的实施,到软件的开发,他们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与反复的实验,作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决断,并先后攻克了100多道技术难关。
    为积极跟踪国际最新水平,他们不惜抛弃了辛苦好几个月才完成的工作成果,重新设计了更为先进的总体方案;为弥补机器主频的不足,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向量阵列的全流水化体系结构;为提高存储器实际存取速度,在增加存储通道的同时,提出了使访问冲突大为减少的主存素数模方案;他们还选用高速动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器件(MOS)做主存,使亿次机容量远远大于当时国外主流巨型机的容量(国外两年后才使用MOS做主存);为避开液冷技术的困难,他们改用风冷,并为之设计了锲形柱状管道结构,进行等压短风道送风;在印制底板的组装中,他们采用先进的绕接技术;为使软件系统充分发挥巨型机硬件的性能,他们提出了与国外主流巨型机软件兼容的指导思想,并开创了并行操作系统、向量化编译、多级诊断和并行算法等研究,进而在中国首先采用软件工程方法,研制了多种软件工具,完成了近200万行结构化的程序设计任务。其中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工艺上达到国际水平者就有十来项。
    为了保证亿次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慈云桂带领研制人员继续发扬他们的老传统:坚持三严作风,层层把好质量关。全机底板2.5万条绕接线,12万个绕接点,每个都检查8遍以上;全机800多块多层印刷板,每块板上平均有5000个金属化孔,全部都进行了孔壁检查、孔导通测试和绝缘测试;全机600多块插件板,每块板上都有三四千个焊点,他们创造了200多万个焊点无一虚焊的奇迹。
    1983年11月,由张爱萍将军命名为“银河”的亿次计算机系统在长沙国防科技大学顺利通过国家鉴定,主机平均无故障时间长达441小时,远远超过鉴定大纲的要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银河亿次机的研制成功,打破了西方大国在超高性能计算机上对中国的封锁,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巨型机的研制行列。它标志着中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聂荣臻元帅写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张爱萍将军寄来了贺词,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到会热烈祝贺。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1439028666@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 98link( http://www.98link.com/ )特别标记的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