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消费群体和消费趋势(白酒消费场景有哪些,解读白酒行业研究)
1. 白酒行业:市场 6000 亿、竞争格局稳定的优质赛道
1.1. 中国白酒市场近 6000 亿,目前量减价升
白酒行业拥有完整产业链,已步入成熟期。白酒产业链具体分工如下:
(1) 上游:酿酒材料生产,包括原料种植企业和包装印刷厂。中国的包装印刷 类厂商众多,白酒生产企业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在白酒的生产成本中, 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原材料是白酒酿造比例最高的成本支出,占比 达到 25%
(2)中游:白酒生产与制造,主要为白酒生产企业。2017 年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 业有 1593 家,2018 年降至 1445 家,而 2020 年则跌至 1040 家。18 年以后随着消 费升级提速,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市场扩容,低端品牌逐渐边缘化,部分低端白酒 企业退出市场。
(3)下游:白酒消费市场参与者,包括批发零售业和终端消费者。白酒的销售平 台主要包括经销商、烟酒店、商超、专卖店、电商平台等。批发与零售业通过直 销或代销方式将产品最终销售至终端消费者。我国批发与零售行业企业数量众多, 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白酒生产企业可根据销售策略选择销售渠道。
2018 年以后,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销售额恢复增长,2020 年规模以上企业营业额达 5836 亿元,同比增长 3.90%。2013-2016 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营收保持增长态势, 于 2016 年达到峰值 6126 亿元,随后规模以上营收回落,并于 2019 年恢复增长, 2019 年规模以上白酒营收为 5617 亿元,同比增长 8.24%,2020 年为 5836 亿元, 同比增长 3.90%
2016 年规模以上白酒产量达到峰值 1,358 万千升后下跌,目前下降趋势放缓。从 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白酒总产量在 2003-2012 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CAGR 为 14.86%;2012-2016 年,“三公消费”限制政策出台,白酒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需求 侧深度调整,产量增速放缓;2016 年以后,白酒行业供给侧调整,规模以上白酒产量不断下跌,2020 年规模以上产量仅为 741 万千。
川黔板块以 44.67%的白酒产量占比,居全国之首。从地域上来看,我国的白酒生 产主要可以划分为四大板块:川黔板块(四川、贵州),鲁豫板块(河南、山 东),苏皖板块(江苏、安徽),华北板块(河北、山西、北京)。2018 年,四 大板块的产量占比分别为 44.67%、9.58%、12.89%、9.10%,产量之和占据了全国 白酒七成以上。
(1)川黔板块:川黔板块是传统名优白酒聚集地。以五粮液和贵州茅台为代表的 全国性传统名优白酒主要集中于该地区:以四川省为例,2019 年其白酒产量在全 国的占比高达 46.67%,该省份亦是众多名牌白酒的聚集地。
(2)鲁豫板块:山东、河南是白酒产销大省。鲁豫板块的白酒产量占比仅次于川 黔板块,但是该地区地产酒的品牌竞争力不强,主要盘踞于中低端市场,供给对 象也多为省内消费者。
(3)苏皖板块:苏皖板块白酒营销能力强。口子窖的“盘中盘”终端操作模式和洋 河的深度分销模式是该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营销手段。同时,苏皖板块白酒 品牌向中高端升级的趋势十分显著。
(4)华北板块:华北板块的白酒品牌普遍在地区内表现强势,而省外影响力不高。 河北的老白干酒、山西的汾酒无论是收入、产量在相应区域内都具有绝对领先的 地位,但其他的本地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与销售量相对较低,有待提升。
1.2. 我国酿酒文化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
中国的白酒历史源远流长,有“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新中国” 的美誉。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酿酒阶段,计划经济 时期产酒阶段,市场化新发展阶段。 古代酿酒阶段:白酒历史悠久,在我国“酒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 国白酒历史悠久,酿酒工艺具体起源于哪个朝代颇具争议,且初期的酿酒技术较 为落后,也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唐宋时期,白酒的酿造技术有了新的飞跃,白 酒受到文人墨客的广泛喜爱,诗词繁荣促进了“酒章文化”的形成。明清时期, 白酒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中国的白酒文化从高雅的殿堂推向了世俗的民间,白酒 的产量和消费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计划经济时期产酒阶段:进入新中国时期,白酒行业迎来新的春天,生产规模与 产量有了新的突破。1952 年 9 月,首届全国评酒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白酒 的感官评定标准:香、醇、甜、净,自此白酒的制造与评价的科学体系逐渐形成。 在这一阶段,在工业化的推进与行业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白酒的产量进一步增加、 产能进一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市场化新发展阶段:1988 年,白酒行业真正开始市场化运作,白酒行业迎来新的 发展机遇。在此之后,白酒行业的发展势头普遍向好,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于 2016 年达到峰值。价盘方面,酒企多次提升出厂价,2001-2020 年,53 度茅台出厂价由 218 元上涨至 969 元,52 度五粮液由 249 元提升至 889 元,国窖 1573 由 268 元提 升至 890 元。
1.3. 供给端:白酒价格带宽广,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口感特征与工艺特点,白酒可划分为十二种香型。1979 年的第三届白酒评议 会上,经过研究与讨论,评议组确立了白酒的四大香型:酱香、浓香、清香与米 香,并划分了口感评判的标准。在之后的发展中,伴随着消费者口味的精细化, 白酒发展出十二种香型: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兼香、药香(又称董香)、 特香、凤香、芝麻香、豉香、老白干、馥郁香,以及其他小香型。
白酒的主要品牌一般按照价格带划分为四个级别:800 元以上为高端,300-800 元 为次高端,100-300 元为中高端,100 元以下为中低端。经过白酒市场化以后的三 十年发展,各个品牌都基本找准了其价格定位与目标消费者群体。
2016 年以后,高端与次高端白酒品牌加速发力,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从 2016 到 2020 年,高端白酒的市场份额从 600 亿元上升至 1500 亿元,增长幅度为 150%, 市场占有率从 9.92%增至 25.87%;次高端白酒的市场份额从 250 亿元上升至 662 亿元,增长幅度为 165%,市场占有率从 4.13%增至 10.66%。而低端白酒则略显乏 力,市场份额逐渐被高端与次高端白酒蚕食:2016-2020 年,其市场占有率从 46.28%降至 26.64%,市场占比下降明显。
上市知名白酒品牌主要集中在四川、安徽、江苏、贵州等省份。截止至 2021 年 7 月 30 日,市值达到 90 亿以上的上市白酒企业共有 17 家。地域上,知名白酒品牌 主要聚集在川黔板块(四川、贵州)与苏皖板块(江苏、安徽):在 17 家大规模 酒企中,川黔板块的酒企数量占比 29.41%,苏皖板块占比 35.29%,这与当地的自 然条件与饮酒文化密不可分。香型上,生产浓香型白酒的酒企占大多数,共 11 家, 数量占比 64.71%;其次是清香型白酒,为 2 家;再次为酱香型、兼香型、老白干 型、馥郁香型,各 1 家。
1.4. 需求端:白酒消费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共同作用于白酒消费。洞察影响白酒消费的因素,宏观层面 主要有政府政策、地产投资与流动性等因素,微观层面主要有消费促进因素(消 费者的社交、送礼、自饮、投资需求)与消费制约因素(白酒价格、社会收入、 年轻人对白酒的态度)。 白酒的消费场景主要是以下几类:
(1)政务消费: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的接待消费需求, 需求基础为公务接待费;
(2)商务消费:指商务活动中的宴请、送礼等需求;
(3)个人消费:指消费者为满足自身需要进行的消费,可分为自饮、社交和投资 需求。